一部没有流量,没有小鲜肉的电影到底会有多少人看?
这个结果,谁也不好说。
毕竟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,流量为王。
哪怕你的内容烂到一塌糊涂,但只要有粉丝愿意买单,就是赚钱的。
但是陈佩斯今年却拍了这样一部电影,他没流量,也没什么话题没讨论度。
最开始甚至惨淡到没什么排片,一度需要撤档重上。
但是重上以后却起死回生,成为暑假的票房黑马,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?
01、被资方撤资,没承想是匹黑马
目前陈佩斯导演的《戏台》票房已经突破1亿了,获得了大批网友的好评。
为什么这样一部题材冷门的电影会这么火呢?
这些都源自于陈佩斯对于艺术的坚持。
这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非常艰难。
原本定好的投资方在开拍前突然跑路,撤资6000万,这部电影差点流产。
为了能让电影继续运转下去,陈佩斯可以说是散尽家财。
不仅把自己在北京的别墅抵押出去,甚至连儿子儿媳妇的积蓄都填了进去。
一家人拼拼凑凑拿出了一个亿,才让这个电影继续运转了下去。
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影片的质量,反而对每一个场景镜头更加精益求精。
为了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更有代入感,剧组所有的道具都是严格还原民国时期的戏班子。
演员身上穿的每一件戏服大褂,都是特意请了苏州的老师傅手工缝制,据说一件就要制作三个月。
还有那精美的广和戏楼,打光团队不眠不休反复调试了好久,就为了还原乱世中的那一抹烟火气息。
还有演员的演技上,陈佩斯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,作为主演他更是以身作则。
不仅各种高危戏份都是亲身上阵,不用任何替身。
而且对于细节的把控更是到了一种近乎苛求的地步。
打个比方,电影里有一场淋雨的戏份,因为他觉得喷洒出来的水珠密度不太对,所以他反反复复拍了20多遍。
为了一个只有3分钟的镜头,他也可以专门请来京剧的表演艺术家反反复复的跟着学,就为了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加专业。
最后就是在演员的选择上,就像我们之前说的,他并不在意演员的流量大小。
他更在意是演员跟角色的贴合度。
黄渤和姜武就不用说了,他俩饰演的角色可以说是都在舒适圈里了,属于手拿把掐那种。
这里重点要说一下两个京剧演员的选择。
尹正和余少群。
他们俩都是现在演艺圈里少有的阴柔型的美男子。
扮相上了以后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合角色,再加上演技也都非常好,把民国时期名伶那种清高带着点儿不屑的劲儿全都演了出来。
这样一部各方面都做到近乎完美的电影,真的想不火都难啊。
02、戏比天大,黄渤赌对了
但是这部电影在上映初期也遭遇了很多的波折。
影片最初定档时,遭遇了院线方近乎一致的冷眼。
在流量明星主导排片的现实下,这部没有话题噱头、题材偏文艺的民国背景作品,被认为缺乏商业卖点,首日排片率低得可怜。
许多黄金时段的场次被挤压到非主流时段,甚至一天只有寥寥几场。
票房开局自然惨淡,首周末预售成绩远低于预期,一时间陈佩斯滑铁卢、老艺术家水土不服的论调甚嚣尘上。
面对如此窘境,发行方和陈佩斯团队面临艰难抉择。
是勉强维持,眼看心血之作无声无息地沉没?
还是壮士断腕,另寻生机?
最终,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撤档重映。
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,也意味着前期投入的宣发资源可能付诸东流,更承受着外界认输的舆论压力。
这不仅仅是对于陈佩斯一个人的压力,而是整个剧组面临的压力。
尤其是电影的主演之一黄渤,对于他来说,出演《戏台》这部电影绝对算是一场豪赌。
要知道这几年黄渤的口碑可并不如之前那么好,电影上先后拍摄的《夺冠》、《学爸》、《涉过愤怒的海》等等都反响平平。
在电视剧上《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》上更是被指责演技水土不服,所以现在他也急需要一部能够证明演技的电影来挽回口碑。
当时他刚接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劝他说不要接,但是他看了剧本以后却表示哪怕不给钱也要接。
他还说戏比天大,钱算个屁。
连陈佩斯都说,当时剧组里要是没有黄渤撑着,这个戏可能真的不一定能拍完。
现在来看,黄渤真的是赌对了。
03、朱时茂担心陈佩斯赔钱,戳穿的真相
在电影的首映现场,很多明星都到场助阵了,而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陈佩斯的老搭档朱时茂。
这部电影筹备的有多艰难,朱时茂算是知道的比较清楚的了。
前期经历撤资,后期定档又不被影院看好,排片少的可怜,最后只能换时间重新上映。
看完电影以后,他苦笑着感慨,这种事儿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。
所以他其实一直都非常担心,担心这部电影的票房不好。
他非常了解,自己的老搭档陈佩斯是个对艺术追求到极致的人。
曾经的春晚舞台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。
当年他们两个凭借《吃面条》在春晚舞台上大火以后,两个人就成了春晚的常驻嘉宾。
但大火也带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观众对他们的期望值非常高。
他们为了能在春晚上表现的更好,没日没夜的打磨作品,排练舞台。
但是有一件事情让他们非常无奈,那就是节目组总是在干涉他们的创意。
他们曾经无数次告诉节目组,这样表演才是喜剧,才能让观众乐。
但是节目组却并不在意,他们强行要求陈佩斯和朱时茂按照他们的意思去演,似乎他们是比他俩更懂小品的人。
而且他们还掌握着节目的最终话语权,如果不改就无法通过。
所以最后在1999年的时候,两个人一起退出了春晚的舞台。
并且还因为版权的问题和电视台产生了一系列的纠纷,最后虽然官司打赢了,但却被央视彻底封杀了。
离开春晚以后,陈佩斯就转战了话剧圈。
刚开始的时候也并不受欢迎,自己创办的大道喜剧院条件艰苦的令人心酸。
但是架不住人家剧本儿好啊,自编自导的《托儿》连演了120场,几乎场场都是爆满,总票房超过4000万,造就了话剧舞台上的一场传奇。
而这次《戏台》这部电影,是陈佩斯筹备了10年的结果,里面融合的都是他对于艺术的追求。
所以朱时茂在看到刚开始排片惨淡的时候才会如此担心,他甚至还开玩笑说,如果没人看,他就自己拿个凳子天天坐在电影院看。
不得不说,这对老搭档几十年如一日的感情也是令人感动。
所幸市场没有辜负他们,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会被观众看见的。
目前票房的预估已经达到了3.6亿之高,不知道曾经撤资的资方,现在看到这个数字会不会后悔。
其实说到底他们还是低估了陈佩斯这三个字的含金量,更低估了中国观众的眼光。
但是怎么说呢?好戏不怕晚,更不怕散场。
你会支持陈佩斯吗?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为提高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,请理性阅读!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盛达优配官网-股票杠杆炒股-配资中国-炒股票去哪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